安徽天康礦物電纜以銅導體、氧化鎂絕緣層、銅護套為核心結構(部分型號外層加不銹鋼護套),具有耐高溫(長期工作溫度≥250℃)、防火(火焰中可持續供電3小時以上)、防爆、耐腐蝕等特性,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、地鐵、核電站等對消防與安全要求高的場所。其安裝與敷設需嚴格遵循特殊工藝,以確保性能不受損。
一、安裝前準備:
1.環境檢查:敷設現場需無積水、無腐蝕性氣體(如酸堿蒸汽),溫度≥5℃(低溫下氧化鎂絕緣層易吸潮,需提前預熱電纜至20℃以上);若在隧道或豎井中敷設,需清理障礙物(避免劃傷銅護套)。
2.工具選擇:使用銅芯專用剝線鉗(避免損傷導體)、非金屬材質的切割工具(如石英砂輪鋸,禁用鋼鋸以免產生金屬屑污染絕緣層)、干燥的清潔布(擦拭電纜表面)。
二、電纜敷設:
1.切割與端口處理:按設計長度切割電纜時,需在預定位置用記號筆標記,切割后迅速用清潔布擦拭端口(防止氧化鎂吸潮),并用專用堵頭(如銅帽或防火泥)封堵兩端(避免施工期間灰塵進入)。
2.敷設路徑規劃:礦物電纜通常采用直埋、橋架、穿管或吊裝方式。直埋時需覆蓋細砂(厚度≥100mm)并澆筑混凝土保護層(厚度≥150mm);穿管敷設時,管材必須為非磁性金屬管(如鍍鋅鋼管)或阻燃PVC管(內壁光滑,避免刮傷護套),管徑比電纜外徑大20%-30%(便于穿線);橋架敷設時,電纜間距≥100mm(防止相互摩擦)。
3.彎曲半徑控制:為避免絕緣層與導體斷裂,彎曲半徑需≥電纜外徑的6倍(普通礦物電纜)或10倍(大截面電纜,如截面積≥300mm²),嚴禁出現“死彎”(局部彎曲半徑過小)。
4.固定與支撐:水平敷設時,每隔1.5-2m用電纜夾具(非磁性材質,如尼龍或鋁合金)固定;垂直敷設時,每層樓板處需設置承重支架(承載電纜自重+拉力),支架間距≤2m(防止電纜下垂拉伸絕緣層)。
三、終端與中間接頭制作:
1.終端頭制作:剝除護套與絕緣層后(長度按設計要求),需用專用清潔劑(如無水乙醇)擦拭導體與絕緣層表面(去除氧化鎂粉塵),然后安裝終端套管(銅或不銹鋼材質),通過壓接或焊接確保導體與接線端子連接牢固(接觸電阻≤同截面導線連接電阻的1.2倍),然后用防火密封膠填充套管與電纜護套間的空隙(防止潮氣侵入)。
2.中間接頭制作:若電纜需分段連接,需在接頭處剝除護套(長度≥500mm),將兩段電纜的導體對接(采用壓接或氬弧焊,焊接溫度≥800℃,確保氧化鎂絕緣層無碳化),然后用氧化鎂粉末填充間隙(恢復絕緣性能),然后用銅護套(或不銹鋼護套)包裹接頭(焊接密封),并進行耐壓試驗(施加2.5倍額定電壓,持續1分鐘無擊穿)。
四、測試與驗收:
安裝完成后,需進行絕緣電阻測試(用2500V兆歐表測量,絕緣電阻≥1000MΩ·km)、耐壓試驗(施加1.5倍額定電壓,持續10分鐘無閃絡)、載流量驗證(通過熱成像儀檢測運行溫度,導體溫度≤250℃)。
安徽天康礦物電纜的安裝與敷設需以“保護絕緣層、確保導電連續性、防火防爆”為核心,通過嚴格的工藝控制,實現其在極端環境下的安全可靠運行,為關鍵設施提供“生命線”級的電力保障。